第六百四十七章 当换首辅,不能安于用旧人_万历佑明
笔趣阁 > 万历佑明 > 第六百四十七章 当换首辅,不能安于用旧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百四十七章 当换首辅,不能安于用旧人

  这样可以以争取不得罪别人,别人也就不会针对自己。

  毕竟一旦在中央朝廷干,每天要处理的事会很多,难保不会有差错,难保不会有容易被上纲上线的问题,也就渐渐的会发展成你不得罪我,我也不得罪你,大家一起能瞒就瞒,能装瞎就装瞎,这样就能和谐相处,安稳干到升迁或致仕。

  人都有求安求稳之心,甚至大于追名逐利与害人之意,故这种现象难以避免,尤其是身处高位的人,越是地位高,越是想求稳,就越是喜欢和光同尘。

  而这也就需要一些年轻敢言的官员来任言官,没事提提意见,在快要死气沉沉的官场上折腾折腾,防止整个官僚集团过度和气到藏污纳垢、进而一起腐败的地步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乾纲独断如朱元璋,宁废丞相也没有废言官的原因。

  就是因为,言官他虽然会难免也让皇帝有难受的时候,但也会让很多掌权的高官难受,且让高官难受的次数更多,而让朝堂不敢太安静,乃至因为无人批评,而导致真的身边全是赞美,进而一个个都完全生活在信息茧房里,做出很愚蠢的事。

  所以,朱翊钧也就没有废弃言官,反而更加重视言路的建设,也就会专门见一次新补的言官,而鼓励这些言官要敢言,但也引导他们要言之有据,同时警告他们不要把带俸发言这事,变成刷名声故意搞乱朝风的个人秀。

  另外,朱翊钧见见这些新补言官,也是对新的一批言官有个初步了解,真有不适合的,就会在其还没开言之前,就调去别职。

  “启奏陛下!”

  “臣劾元辅申时行任人唯亲、操纵铨叙之制!”

  “因为这些行为,已经使得党馨、曹子登等祸国殃民之辈被廷推而出,更令许多府尹知县等亲民官名为考成所选,实则皆有非其党而不得膏腴之地为官之弊;还使得科道,无一言官敢言陛下出京靡费内帑太过之弊。”

  “具体操作便是,申首辅主动不与任何京官为敌,还主动调和他们之间矛盾,承诺都会按照资历轮到阁臣公卿之职,但前提也是这些京官不与地方官为敌,也论资排辈,进而使考成法名存实亡,而亲亲相隐之弊大生,毕竟若论了解资历,自然是自己身边的人的资历最是了解,而未曾熟悉的人,在一州一县待了多少年,不是自己人谁愿意去主动问一问?”

  “如此一来,岂不就名义上不结私党,但实际上早结私党于天下?”

  “故臣认为,他申首辅包藏祸心,待陛下不诚,至少应当为廷推出来的大臣竟多反叛者贪污者负责!”

  而朱翊钧在宣见这些新补言官时,就有一个叫许弘纲的御史向朱翊钧直接递了弹章,且弹劾对象就是当今首辅申时行,还提到了皇帝西巡花费内帑太多的事。

  朱翊钧听后微微皱眉,随后则淡淡一笑:“你倒是胆大,辅朕十年的首辅,其间有免马价银免徭役之文治,更有平缅征吕宋之武功,而今更是收复河套,在伱眼里却成了包藏祸心之辈;另外,朕花自己的内帑而惠民赏军,有何弊端,难道就因为朕不节俭而多留些于子孙吗?”

  “陛下圣明烛照!”

  “臣的确是此意,内帑是陛下之私财不假,但寻常人家尚且知道节余财以利儿孙,何况陛下乃天子也!”

  “陛下今日不节用内帑,则陛下千秋万代之后,后世之君必会因内帑不足而挪用国帑补内帑,而本朝君父如天,一旦天子执意如此,则无人可阻挡也!”

  “至于申首辅,臣说他包藏祸心,只是臣一人之间,陛下可以信,也可以不信,纳不纳皆在陛下。”

  “但臣只斗胆进言陛下,无论他申首辅有无此心,如今都当罢也!”

  “因为一个人,无论他是不是有意成为权臣,只要他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久了,他就会习惯用他自己的人,使天下皆是他的人,也容易让天下官员只知道他而不知道陛下,因为他只对他自己的人更熟悉。”

  “但往往他自己认识的人也会利用对他的熟悉而诓骗他。”

  “俗话说,流水不腐户枢不蠹,此时不罢,将来作恶太多,就只能杀也!”

  “为天下不至于再增杀戮,臣请陛下慎思臣言,如此臣受诛亦足矣。”

  许弘纲说后就大拜在地。

  朱翊钧则在这时候说道:“你知不知道,这衣服穿久了贴身,这人用久了贴心,一东西用久了尚且不舍,何况是人。”

  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

  “陛下乃天子,于后宫不能独宠一人,于外朝也是如此!不能因想舒适安稳,想不折腾而不换身前人,使其滋生为恶之心。”

  许弘纲继续说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8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